2022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多个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近日,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对餐饮、旅游、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业等22个特困行业进行纾困减负。这些受冲击较大的行业该如何走出困境?本版特推出系列报道,关注这些行业的脱困发展。

深受疫情波及的影视文娱行业,该如何积聚力量、探索方法,推动产业长期良性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与深入讨论。

行业整饬、量减质增 折射影视行业转型

疫情暴发以来,影视业受到一定影响,也一直在努力恢复。近3年的行业数据表明,国产电视剧的整体产量有所下降。据相关部门公布数据统计,2021年实际生产电视剧194部6736集,相较于2020年的202部7476集、2019年的254部10646集,下滑显现。

记者采访了解到,减产趋势既有近两年受困于疫情而“开机难”的外部原因,也有行业转型的内因存在。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早在疫情发生前,影视业就在政策引导下开始了调整步伐:“限薪令”、“限集令”、监督收视率(点击率)统计、“清朗”行动等一系列限制和监管政策相继落地,乱象得到整饬,“减量提质”大幕开启。

某网络平台制片人李杰(化名)表示:“这两年,有些影视公司在‘难开张’的情况下倒闭了。”但本质上,他认为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一批中下游影视公司,它们是在过去电视剧的“膨胀期”涌进来的,其中有很多非专业的力量。

实际上,暂不论疫情因素,电视剧产业“减量提质”的呼声已持续多年。导演郑晓龙就曾痛惜电视剧产能过剩造成的资源巨大浪费。从2010年到2016年,电视剧维持着每年一万五千集左右的“高产”,但其中有近一半面临着“压箱底”的命运。即使降到如今的年产量,仍有专家认为“供大于求”。

“之前影视业有很多乱象,天价片酬、剧情注水、收视造假等等,需要进行一番行业洗牌,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洗牌过程。”李杰认为,在疫情冲击中还能坚持、能留下的公司都是十分重视内容的公司。

近年来,因行业转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谨慎投资、集中力量做精品”的共识已在制作方、平台方、监管方之间达成。在去年《山海情》《觉醒年代》《扫黑风暴》等一批正剧成为爆款后,观众对现实题材抱有更多信心与期待,平台方、制作方对现实题材的开发也更积极。可以预见,主旋律与商业元素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项趋势。

据正午阳光影视公司董事长侯鸿亮介绍,以“县委班子”这一基层干部群体为视角、讲述光明县从满目疮痍变为青山绿水的电视剧《县委大院》,在拍摄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和多方配合下,剧组设计了闭环运行模式,演职人员积极配合隔离,共同保证了作品正常拍摄。

以疫情之下的2020年高考为切入点的电视剧《大考》,刚一开机就遭遇疫情,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拍摄期间,由于上海、北京、杭州、嘉兴、宁波等地有疫情,造成部分演职人员无法参演、拍摄地无法拍摄,剧组几次停拍,临时更换演员。”也正是在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大考》才能继续顺利拍摄。

精良作品的涌现,既离不开从业者对品质的孜孜追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服务。近日,为助推影视产业脱困恢复,多地出台了帮扶办法。如浙江省广电局就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稳经济工作推出十条措施,提出优化电视剧服务管理、把重点网络影视剧审核周期压缩至平均40天以内、对因疫情防控延误创作生产的重点视听项目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等。厦门也发布了2022年度厦门市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用以支持在厦的影视企业、专业人才,支持影视剧组在厦拍摄等。

综艺市场“降温” 政策扶持推动优质内容生产

近两年,综艺市场遭遇了全方位“降温”。据艺恩数据发布的《2022年Q1综艺赞助市场研究》,2022年Q1综艺市场遇冷,播放总量仅77部,较去年同期下降10部。其中,电视综艺下降更明显,减少19部,网综则同比上涨;在播映热度上,网综高于电视综艺,但整体均比去年同期下滑。

内容质量低、关注度断崖式下跌、赞助难寻,已成为综艺市场的“三重挑战”,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整体“退潮”、短视频平台降本增效、互联网教育品牌遭遇“双减”等背景下,曾经综艺招商的重要客户大幅下降,“钱少了”“拉不到赞助”成为从业者的切身感受。据击壤洞察发布的《2021综艺植入白皮书》表明,2021年退出综艺投放的品牌高达744个,新增品牌仅有483个,品牌与综艺的合作大幅减少。

2022年很多热播的“综N代”赞助商数量下降,甚至多档综艺“裸播”上线。《朋友请听好》第一季有9个赞助,第二季下降至2个;《明星大侦探》第六季有7个赞助商,第七季下降至3个;腾讯视频一季度的头部综艺《半熟恋人》从始至终没拿到任何品牌赞助;毛不易、李雪琴做主咖的年番综艺《毛雪汪》播出13期赞助数为0;优酷《老郭有新番》虽豆瓣评分达8.6,但播了49期也没拿到赞助。

综艺市场整体惨淡,但文化类节目却实现了口碑与热度双丰收。从艺恩数据发布的《2021中国综艺年度洞察报告》来看,2021年文化类综艺上线近40档,较前两年数量大幅提升,《登场了!洛阳》《舞千年》《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在豆瓣都收获了不俗评价。

针对综艺整体寒潮、文化类节目却“打得火热”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网综的困境是行业转型期必经的“阵痛”,疫情只是一块掩盖综艺“越来越无聊”的“遮羞布”。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品牌方、平台方都不敢去“赌”一档节目会火,制作方再想“躺着”赚钱已不可能。而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走精品路线,是《唐宫夜宴》《最美中轴线》《万里走单骑》《上新了·故宫》等“高而不冷”的文化节目能“出圈”的原因。

同时,有专家认为,文化节目的集中出现,与近年来国家倡导的“文化出海”理念和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事前扶持、事后奖励的举措,极大激发了行业对文化类节目的创作热情。如创新创优、中华文化、经典民间故事等各类专项资金的扶持;建立常态化评优奖励机制,加大文艺评奖倾斜力度;引导平台、媒体加大优秀作品宣传力度等,都为文化类节目创作、播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网络微短剧兴起 “野蛮生长”转向类型突破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增加“网络微短剧”类目,将其定义为“单集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从而将微短剧正式纳入视频剧集赛道。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微短剧正式纳入监管、步入创制正轨的一个标志。目前,国内微短剧的平台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以及bilibili、知乎、快点等多元化入局者。

疫情暴发后,不少专业影视团队都加入了网络微短剧赛道。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的微短剧单月备案数量就超过近几年电视剧全年制作数量;2022年5月,广电总局备案系统中取得规划备案号的网络微短剧片目共421部9888集,4月份数量是322部7374集,3月份数量是266部6224集,逐月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短剧火爆的时间曲线,正好与国内受到疫情影响的时间线吻合。由于各地疫情发展和管控措施不同,以往依靠聚集性生产模式的长剧集产出受到影响。疫情发生后上线的长剧集大多为疫情前制作的“存货”,新鲜出炉的长视频数量相对减少,而居家期间习惯于依赖新媒体的年轻一代,又对文娱产品的需要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兴起的微短剧自然吸引了受众目光。此外,微短剧成本低、周期短,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上线,一两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能完成,最低投入只需几十万元,百万元以上就可以有较精良的制作,因此成为中小影视公司盘活项目的机遇。

不过,微短剧留给受众的印象却不算正面。简单粗暴的剧情、重流量而轻内容的快餐式制作——有评价称微短剧是“电子咸菜”“工业糖精”。为了以更强烈的刺激感吸引用户,大批微短剧借助了灵异猎奇题材,令观众审美疲劳。

有业内人士分析,微短剧的发展路径和此前的网络大电影相似。大概在2014年,网络大电影也以低门槛、低成本的姿态进入影视行业,从“野生”的创作者主导到“正规军”下场,从粗制滥造到向精品化靠拢,微短剧所走的路与其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微短剧仅用一两年时间就走完了网络大电影七八年的路。

随着专业影视公司的进场、类型题材的结构优化、片方在营销上发力,2021年以来的微短剧市场似乎有望在缓行中迎来精品化发展。微短剧逐渐释放出注重品质和制作水准、以精品走向“破圈”的信号。有业内人士认为,微短剧这一形态要吸引更多受众,或许并不在于时长、成本、制作团队等,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内容端出发,“好故事”才是硬道理。而这也正是未来各大平台在微短剧赛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基础。

2022年6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对网络剧片发放行政许可,包括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等多种内容的国产重点网络剧片上线播出时,将使用统一的“网标”。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认为:“‘网标’出现,意味着网络影视内容生产在精品化、作品化的路上迈上了新的台阶,‘网标’制度的建立是对内容创作要求的一次自我提升。”

纳入监管之后的微短剧,将走出“野蛮生长”的时代。而经历过资本驱动、流量驱动的恶性循环,投资方和制作方只有更加关注作品内容本身、以打破题材套路陈规和高质量突围为上策、持续向精品化方向靠拢,才能稳步迈进更加健康和理性的发展新周期。

(本报记者 牛梦笛 唐一歌)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