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盲盒营销”之二:突破底线,岂能妄为
不可否认,盲盒营销的最大卖点,就是一种“不确定的快感”。拆开盲盒一瞬间的喜怒哀乐,成了超越商品本身的一种乐趣。从国外的福袋、扭蛋机,到国内早期的集卡,再到今天的“万物皆可盲盒”,盲盒式饥饿营销通过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收集欲,制造各种惊喜感,日益成为兼具经济效应、文化效应、心理效应的一种独特行为。
有网友坦言:“购买盲盒的过程和买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盲盒的营销也出现了“赌博”的影子。为了博取“更大的赌注”,“12岁女孩三天花上万买盲盒”“北京夫妇买盲盒4个月花掉20万”“60岁老人一年花掉70万购买盲盒”……不管是为了集齐全套还是抽到大奖,不少人赌的就是一个概率。但是,商家操纵的正是这些随心所欲的数字,撩拨的正是沉迷上瘾的心思。对于消费者而言,更要清楚:以小博大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因小失大”,跟风攀比的后果很有可能是“十赌九输”。
“盲盒”最大的魅力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也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能成为商家炒作投机心理、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倘若盲盒沦为圈钱的工具、劣质的载体,那么所谓的市场繁荣也不过是一场泡沫,迟早会在阳光下烟消云散。
此外,尽管同普通商品“所买即所得”相比,盲盒具有极强的信息不对称性,但盲盒营销绝不能变成一门盲目的生意。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商家借盲盒形式清理库存,用劣质、过期、“三无”产品欺骗消费者,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有人开发所谓盲盒软件或者小程序,以“网络博彩”的方式在法律边缘打擦边球;更有甚者,从活体宠物盲盒成“亡盒”,到脱单盲盒涉嫌诈骗等,盲盒营销的一些新变种、新形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线,让人不胜唏嘘。
商品可以盲盒,底线不能突破。既让“盲盒+”的跨界营销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打开盲盒的正确方式。(林岳海)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