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让京城刮起雪域旋风
送走了西藏话剧团,濮存昕又要回到国家大剧院继续《简爱》的排练了……从3月14日至20日,濮存昕把整整一周的时间都给了西藏话剧团,从排练、合成到三天演出四场,蛰伏期的北京舞台刮起雪域旋风。从上戏表演系西藏班的学生到西藏话剧团的青年演员,虽然身份变了,但见证其蜕变的汉藏双语《哈姆雷特》真正走向市场的路才刚刚开始……
接手上戏藏语班 毕业大戏显露商业气质
2018年,濮存昕第一次见到这些藏语演员时,他们还是上戏表演系的学生,西藏班10年一招生,而2017年入校的这拨学生则是第一个本科建制的幸运儿。当时,班里没有人认识这个当今中国戏剧的领头人,作为中国剧协主席,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想像,日程满满的他能够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接手这个班的教学。三年后的5月,汉藏双语毕业大戏《哈姆雷特》在上海横空出世,濮存昕倾尽全力与演员们的独特质感,让这出校园剧目一亮相,便显露出商业气质。从上海到乌镇,从哈尔滨到拉萨,这个春天,濮存昕又将演员们请到了自己的主场——首都剧场。原来,今年3月17日至19日,该剧作为“大戏东望·2021全国话剧展演季”特邀剧目来京演出,上戏毕业后已经全部进入西藏话剧团的这批藏族演员为此从拉萨赶到了北京。
首次当导演 带演员跳藏族舞暖场
3月14日,演员们下了飞机便马不停蹄赶到人艺菊隐剧场排练。曾经朝夕相处,但毕业后同学们回到了拉萨,乌镇戏剧节的演出,濮存昕因为有演出而未到场,几个月未见,他与演员们一一握手拥抱后的话题也常常是从发型的变化切入。抵达北京后的当天排到晚上八点多,膝盖有伤的濮存昕还常常跪在地上示范。第二天一早,排练又在锅庄舞的热身中开始,人艺学员班的青年演员也到场观摩,虽然演出样式已相对成熟,此次来京前也在拉萨进行了排练,但濮存昕依然鼓励大家不要只想着说词,“需要你们从容地完成自我创造,除了莎士比亚文字的意思,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要有出处,演员一定要有尊重自己生命的直觉表达。”一上午的排练,人艺学员班的同学一直被藏族演员的表演牵引,并不时用手机录下精彩场面。
都说这出戏是濮存昕第一次做导演,但他却说自己用的是林兆华1990年导演的《哈姆雷特》版本,因此在演出的海报中林兆华的名字也写在了他的前面。3月19日晚的最后一场演出,林兆华的夫人、曾任中戏副院长的何炳珠来到后台代为转达林兆华对大家的问候。演员出身的濮存昕同其他导演不同的是,剧场合成时,他仅仅在导演席坐了片刻,便起身离席,上台为演员摆调度,在场下示范表演幅度。开场前的互动是他一直想增加的环节,几个版本的想法最终呈现的是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十分钟,濮存昕上台感谢观众前来,并带领演员在台上以一曲藏族歌舞暖场。
北京演出热度不减 4月底开启全国巡演路
三天演出,其中两天都下起了雪,但观众热情不减,濮存昕的朋友们也悉数到场。同为少数民族演员的阿云嘎在首场时便赶到剧场观摩,今年初还演了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他在演出后到后台与演员进行了交流。当年同濮存昕一道出演《哈姆雷特》的徐帆和陈小艺,也在最后一场时来为濮哥加油。去年曾经在上海看过演出的白岩松此次还专程来为濮存昕主持最后一场结束后的演后谈,他感慨:“这些藏族的青年演员刚毕业就能到首都剧场演出,你们走向社会的起点比拉萨的海拔还要高。”北京演出收官日,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还送来了用演员们的合影制作的3D打印蛋糕,希望他们能够留住这份甜蜜。
此次北京的行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22名演员和濮存昕一道在天安门观看了升旗仪式,身穿藏族服装的他们高唱国歌,演员们更是表示,被仪仗队的帅气所震撼。剧场后台黑板上的“哈姆雷特”是濮存昕按照韩美林的字体描画的,还写上了“扎西德勒”四个字,既是对北京演出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即将开始的巡演的祝福。3月20日,濮存昕目送演员们的大巴出发去机场的一刻,相约一个月后的再度重逢。4月底,《哈姆雷特》将回到出发地上海,从那里踏上全国巡演之路。
文/本报记者 郭佳 【编辑: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