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能存取现金?数字化转型下的突围
拿着银行卡去银行办业务,却发现无论是柜台还是ATM机,都不能存取现金了?最近,有两家银行明确表示将这么做:辽宁振兴银行和中关村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将分别于3月1日和4月1日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ATM机自助渠道,“加强数字化转型力度”成为两家银行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的主要原因。
不过,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并不具有普遍性,发布公告的两家银行均为民营银行。目前我国民营银行主要分为互联网民营银行和其他民营银行,前者可以全国展业,而后者则按照一般地方性银行来管理、受到的政策约束力度较大,转型互联网银行或将使民营银行得到更多的展业机会。
一个即将到来的普遍现象是:银行对于存取大额现金的管理将趋于严格。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自3月1日起,个人到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要核实身份,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移动支付和数字人民币的兴起和盛行,现金交易已经不再常见,便捷的手机支付几乎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需。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春节假期支付业务监测数据显示,综合主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数据测算,2022年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非现金支付业务量为208.4亿笔、金额1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0%和16.2%。
从用存折在柜台存取款,到用银行卡在ATM机自助存取款,再到如今各类业务的手机实现轻松办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逐渐加快,各项业务的含“智”量也在不断提升,手机银行提供随时、随地、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如今,在元宇宙浪潮下,银行的数字化将会明显加速,单纯的网点数量、员工数量等将不再是银行的决定性优势,虚拟数字人、游戏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银行新的标志,也将为银行业务运营效率、银行链接生态方式、银行场景创造都带来巨变。
在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数字驱动”仍然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新的发展阶段,大型金融机构已度过数字化转型初期,但如何寻找新的发力点、构建“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其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同时,虽然受限于资金规模小、人才匮乏,中小金融机构也力求实现“弯道超车”,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突围,力求“再进一公里”“再拓新空间”。
然而,在数字化转型中,地域间、群体间、机构间的数字鸿沟客观存在,对于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数据,遵循数据的逻辑,按照数据产生的流程进行梳理,并注重将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编辑: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