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躺赚!调查称大多数年轻人以用安卓机为耻
gizchina报道,《金融时报》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揭示了1996年至2012年出生的美国年轻人(也称为Z世代)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趋势。
根据该报告,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多元化和包容性最强的一代人的Z世代用户中,有34%使用iPhone,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因为销售全球Android智能手机最多的三星品牌仅占此群体销售额的10%。
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是可耻的。
该报告表明,许多年轻消费者担心因没有iPhone而被排斥在外。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生态系统被认为是这种担忧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许多接受采访的iPhone用户表示,iMessage是他们使用iPhone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消息服务通过将Android用户的消息显示为绿色气泡而歧视Android用户,这可能对某些用户来说相当尴尬。
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iPhone而不是Android设备,以避免与 绿色气泡 相关的社会压力。此外,谷歌已经启动了多项运动,敦促苹果将iMessage与第三方消息协议(如RCS标准)兼容。但是,苹果尚未解决这个问题。
有趣的是,该报告还表明,iPhone用户更有可能购买其他苹果设备,例如MacBook、Apple Watch和AirPods。
全球每销售100部iPhone,苹果销售26部iPad、17部Apple Watch和35对AirPods。相比之下,三星每销售100部Galaxy手机,仅销售11部Galaxy Tab、6部Galaxy Watch和6对Galaxy Buds。
这一趋势并不仅限于美国。专门进行市场分析的咨询公司Canalys发现,在欧洲年龄在25岁以下的iPhone用户中,有83%的人计划继续使用苹果智能手机。相比之下,不到一半的安卓用户计划继续使用安卓设备。
该报告强调了苹果操作系统对年轻人的惊人影响,这些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代。由于担心没有iPhone会被排斥在外,许多年轻人选择苹果设备而不是安卓设备。这一趋势不仅限于美国,在欧洲也很普遍。此外,该报告表明,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生态系统正在推动其他苹果设备的销售,例如MacBook、Apple Watch和AirPods。
比起安卓,Z世代更偏爱iPhone。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hone和安卓用户之间的争论仍在继续。然而,对于被称为Z世代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iPhone而不是安卓,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根据Piper Sandler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88%的美国青少年目前拥有iPhone,仅有10%的人拥有安卓设备。这一数据相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当时有85%的青少年拥有iPhone。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也有所体现。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大多数青少年拥有的是iPhone。
那么,为什么Z世代更喜欢iPhone而不是安卓设备呢?以下是一些原因:
品牌忠诚度:苹果已成功地在其用户中建立了品牌忠诚度,特别是在年轻观众中。iPhone不仅仅是一个设备,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苹果已经在其产品周围建立了一种文化,使得拥有iPhone变得时尚和酷。
生态系统集成:苹果的生态系统包括iCloud、iMessage和AirDrop,可以在设备之间实现无缝集成。这种集成使得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在所有设备之间分享和访问文件。此外,App Store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只能在iOS上使用。
安全性:iPhone以其安全功能而闻名,使它们不容易遭受黑客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对于经常意识到互联网危险的Z世代来说,拥有一种优先考虑他们安全的设备是必要的。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Z世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社交媒体影响者和名人使用iPhone,这使得许多人渴望拥有。此外,像TikTok和Snapchat这样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通常是针对iOS进行优化的,为iPhone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美学吸引力:iPhone的设计和美学通常被视为时尚、精致和现代,吸引了Z世代对时尚和潮流技术的渴望。
虽然这些原因不是专为Z世代设计的,但对于这个年龄组来说,它们更为明显。苹果在创造吸引年轻一代的品牌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对iPhone而不是安卓设备的偏爱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虽然很难对一个整个世代的偏好做出笼统的说法,但其他一些调查也表明,与Android设备相比,Z世代确实更喜欢iPhone。
例如,Business Insider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3%的Z世代受访者报告拥有iPhone,而只有29%拥有Android设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调查可能不代表所有Z世代人的看法。个人的偏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此外,收入、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等因素可能在形成技术偏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iPhone比Android设备更受Z世代欢迎不仅仅是个人偏好的问题,而是品牌忠诚度、生态系统集成、安全性、社交媒体和审美吸引力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