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芯片市场,除了苹果的A系列芯片外,安卓阵营均采用高通或是联发科这两家的芯片,但其实,三星的自研旗舰芯片也曾能在市场上占据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

三星向来有为自家设备研发处理器的历史,一些芯片也用在其它品牌的设备上,例如苹果前三代iPhone。2011年2月,三星正式将自家处理器品牌命名为Exynos。

经常看到Exynos和猎户座这两个名词被放在一起讲,实际上该系列芯片的开发代号为Orion,中文就是猎户座的意思。而Exynos是其正式代号,由两个希腊语单词组合而来:Exypnos和Prasinos,分别代表 智能 与 环保 之意。

 Exynos 4210:官方正式首款产品

三星处理器首次采用Exynos这个命名就是在搭载于三星Galaxy S2和Galaxy Note上的Exynos 4210,这款处理器也凭借着其在同时期出类拔萃的性能迅速打响名声,双核Cortex-A9加上Mali400 MP4让它有强过当时所有竞争对手的资本,再加上Galaxy S2和Galaxy Note两款手机的热销,使得这款处理器的历史地位甚至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历程上都无法抹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款芯片推出之后,人们习惯于将Exynos等同于猎户座,从而将三星的处理器代称为猎户座。不过事实上此后三星的Exynos都不叫猎户座,但最终在消费者们心中,猎户座成为了和Exynos等同的词汇,Exynos 4210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Exynos 4210也是主流处理器中第一款采用ARM Mali系列GPU的产品,也算是开创了先河,给后来的主流处理器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现在来看Mali的地位,就不得不感叹三星的前瞻性,Exynos 4210也确确实实无愧于其一代里程碑处理器之名。

Exynos 7420:同期最佳

Exynos 7420在诞生之初可谓是风头无两,与同期的高通骁龙810相比,其14nm FinFET的制造工艺将高通骁龙810的20nm制造工艺远远甩在身后。

Exynos 7420沿用了来自于ARM的四核心Cortex-A57+四核心Cortex-A53的大小核架构,GPU方面则采用了Mali-T760 MP8。

且得益于制程技术的提高,其主频也提高到了772MHz,这也让GPU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虽仍不足以超过同期的高通骁龙810,但也足以成为当时的佼佼者。

由于同期的高通骁龙810的表现不佳,三星Exynos 7420凭借着制程的优势,再加上对于UFS闪存的率先支持,Exynos 7420成为2015年唯一能打的SoC。本以为这是三星处理器全面反超高通的开始,却未曾想这似乎是最后的巅峰。

Exynos 980:首款5G集成SoC

Exynos 980是全球首款量产上市的ARM Cortex-A77架构SoC,基于8nm的工艺打造,由2颗Cortex-A77大核心+6颗Cortex-A55效能核心组成。GPU方面,Exynos 980配备Mail-G76 MP5芯片,在配置上非常豪华。值得一提的是,这颗Exynos 980还是三星与vivo联合打造的。

Exynos 980集成双模5G基带,支持NSA/SA网络。根据官方数据,在5G下可以实现最高2.55Gbps下载速度,在4G+5G双连接下可以实现3.55Gbps下行速率,支持5G的同时,同样会向下兼容2G-4G的网络。不过与此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高端旗舰芯片上不同,此次Exynos 980作为一颗中端芯片,似乎也暗示着三星在处理器方面在走下坡路。

Exynos 2200:难逆颓势

三星Exynos 2200基于最新的三星4nm工艺制程,采用和骁龙8、天玑9000一样ARM最新ARM V9架构,拥有1颗Cortex X2超大核+3颗Cortex A710大核+4颗Cortex A510的小核心。在配置方面看来,Exynos 2200整体的规格还是很不错的。

Exynos 2200最大的卖点,就是集成了AMD RDNA 2架构的Samsung Xclipse 920 GPU,继承了以前仅在PC和游戏机上才有的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和可变速率着色等高级图形功能,也是业界首个在智能手机上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的旗舰处理器,官方称可带来终极的游戏体验。

不过,在实际测试中,由于GPU功耗确实过大,三星不得不采用降频的方式来控制功耗,这也导致这颗芯片的性能调度几乎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据悉,Exynos 2200受制于自家的4nm工艺,不敢火力全开,GPU频率较低,因此无法100%发挥出RDNA 2架构GPU的优势。与同期的高通骁龙8 Gen1和天玑9000相比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总结

曾几何时,三星在芯片市场上可以说是风头一时无两,但在最高峰的时候,信心十足的三星不再满足ARM公版架构,推出了自研CPU架构Mongoose,这个自研架构的表现并不尽人意,也使得三星白白损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

三星自研芯片经历过低谷,也曾走上高峰,只是高峰时的一步走错,让三星处于低谷期时难以再打起精神赶上。对于自研架构这回事,我们也没办法发表太多的言论,毕竟核心技术始终没办法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星肯定是没办法安心的。

反过头来想,不需要ARM的授权,未来芯片研发到生产的成本也会低一些,这也是三星本来想要达到的降低成本的效果。只可惜最终随着市场的发展,优胜劣汰,三星芯片可能也只能这样抱憾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