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做市交易准备就绪 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
10月15日,上交所表示,目前,上交所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已准备就绪。截至10月14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前后两批14家证券公司取得了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标志着部分证券公司已具备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条件。
据记者了解,接下来14家券商将进行最后的通关测试,通关测试后券商就完成业务、技术等上线全部准备工作。另外,在正式开始做市交易前,券商还将发布公告,公开将开展做市交易的科创板股票。
“正式试点做市交易机制,是科创板又一制度红利。”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定位于服务国家战略,是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试点做市商机制,将大大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稳定性,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投融资,并提升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流动性
增强科创板价值发现功能
为落实《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完善科创板交易制度,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积极推动引入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新机制,全力以赴做好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各项准备工作。
科创板开市以来,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各项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为引入做市商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上交所官网显示,截至10月1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476家,总市值5.74万亿元,当日换手率1.095%。
前期,中国证监会于5月13日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上交所于7月15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及业务指南。规则发布后,上交所积极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相关准备工作,开发建设科创板做市业务管理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控及监督管理方案,完成证券公司开展科创板做市业务专项技术测试并先后组织开展4次全网测试。
刘锋认为,从科创板进行试点,推出做市商机制,是科创板基础制度的重大优化。一方面有助于改善科创板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市场订单宽度和深度,平抑股价波动,促进市场价格向企业内在价值回归,增强市场稳定性,使得长期资金能够更好地配置科创板股票,激发科创板市场活力。
对于科创板公司来说,刘锋表示,做市商通过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估值方面的专业定价能力,将提升科创板的价值发现功能,引导资金更好地服务于真正具备较强科创属性与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创板在金融市场中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搭建专业团队
券商积极准备完善服务链条
具体来看,首批8家获批券商分别为: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财通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第二批6家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已基本涵盖头部券商。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家券商已做好充分准备。“公司已组建科创板做市团队,团队成员在股票做市、定价、风险控制等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同时配合建立了多项科创板做市相关制度,完善科创板做市制度及风控体系。”东方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系统方面,公司已经搭建科创板做市业务系统平台,并多次参与交易所组织的全网测试,顺利通过上交所评估测试。科创板做市团队已在科创板做市标的筛选、做市交易策略模型、对冲工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券源进行储备,为开展科创板做市业务做好充分准备。
“证券公司通过为科创板股票提供双边报价等做市业务,将更好地服务战略客户,建立完整的科创板服务链条。”刘锋表示,首先,参与做市业务,将带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投行等业务条线的发展,促进业务协同发展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其次,从海外实践经验看,混合交易制度已成为国际主流交易制度,做市业务可以提升证券公司资金利用效率,在混合做市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为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谈及后续安排,东方证券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在初期稳健开展业务,通过基本面研究与量化方式结合精选做市股票,控制风险敞口规模,应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降低库存股回撤风险。后续基于市场环境变化探索创新,加强与公司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条线的合作协同,逐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
上交所表示,引入做市商机制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持续深化科创板改革创新,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彭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