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此前的上证红利指数修订经验,上交所近期修订了上证180红利指数等32条指数编制方案。根据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披露的公告,红利系列指数的编制方案将于2022年12月12日实施,涉及上证180红利指数、上证380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等32条指数。

券商中国记者关注到,此次修订内容包括历史分红次数、股利支付率、股息率计算方式以及个股权重,以进一步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满足投资者低风险、稳收益投资需求,引导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上交所强化股东回报机制

同为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有何区别?上证红利指数选取的是在上交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中证红利指数则从沪深市场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高红利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修订后的红利系列指数可投资性和高分红属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提升了指数样本现金分红的可持续性考察要求,避免因股利支付率过高而透支持续分红能力的问题,将具有持续分红能力和意愿的公司纳入指数,从而提升分红的连续性;另一方面,细化了权重设置规则,对100亿元以下总市值的样本设置较低权重上限,在维持指数高股息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容量与流动性。

以上证180红利和上证380红利指数为例,样本空间中分红条件同样修订为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过去三年股利支付率均值以及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0且小于1;其次,选样方法修订为选取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30只证券;另外设置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编制方案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在股权风险溢价上行、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红利类策略性价比突显,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配置于高股息、低波动的标的。”华泰柏瑞红利ETF基金经理李茜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修订方案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股息率的门槛,股息率指标考察周期从过去两年提高到过去三年,并通过约束股利支付率提升指数股息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仍然保持了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加权的独特方式,以防止市值加权对指数股息率的摊薄;另一方面,针对市场容量的问题,指数修订对股息率高但市值过小的成份股设置了权重上限,即保持了红利指数的定位和策略的一贯性,又扩大了红利指数的市场容量。”

近年来,上交所积极倡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引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强化股东回报机制,推动上市公司不断提高现金分红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沪市整体现金分红总额在A股全市场中的占比高达78.7%,连续现金分红和分红总额增长的上市公司占比逐渐提升。分板块看,2021年全年,沪市主板公司共有1221家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4%,现金分红总额接近1.48万亿元;科创板在维持盈利质量的同时,持续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2021年共有331家科创板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77%,现金分红总额294亿元。

中证红利指数修订后年化收益提高

再看中证红利指数的新编制方案,此次修订一是提高了历史分红次数,将连续现金分红由过去2年修订为过去3年,且过去3年股利支付率均值及过去1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0且小于1;二是将选样方法修订为选取过去3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证券;三是在样本中提高了小市值权重股的占比,设置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且100亿元以下的样本权重不超过0.5%。

经历史模拟测算,中证红利指数相较修订前,修订后指数年化收益由9.3%提升至10.2%;同时,小市值公司权重有所下降,降低了产品运作难度。

分析人士认为,中证红利指数的新编制方案提高了对样本股分红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筛选,有利于指数选择长期稳定高分红的成份股,能更好地反映沪深两市高红利上市公司的表现。红利系列指数将在满足分散化、稳定性和可交易性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投资高分红上市公司证券,将会进一步成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投资者的得力举措。

今年以来,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叠加国内疫情背景下,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全收益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9.87%和19.47%,表现亮眼,体现出市场震荡时期指数的防御属性。

从历史看,红利策略在市场动荡、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时表现优异,2014年以来,红利全收益指数相对沪深300和中证500的全收益指数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5.45%、7.65%。

红利指数在表征各类高股息证券整体走势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分红收益提供了重要标的。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超过6%,处于历史最高分位,前十大成份股平均股息率超过5%。

在海外,红利指数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策略指数之一,近年来在美国红利类ETF的总规模处于稳步上涨中。在国内,随着资管新规实施,刚兑现象逐渐消失,无风险利率处于下行区间,红利策略因高股息、低波动的特点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工具。(券商中国) 【编辑:彭婧如】